編者按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強調,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當前全省上下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正全力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本報今日起刊發“創新河南面面觀——‘新’在哪兒”系列報道,通過記者深入產業、走進企業,挖掘典型企業創新之舉,探索創新之路,反映我省以創新為動力源,提質發展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的努力與成果。
光亮如鏡面般的大直徑硅片上,薄如蟬翼的“刀鋒”輕柔劃切而過,精準“裁剪”,實現了芯片單體化。
“這把鋒利的‘刀’是我們研發的高效精密超薄硅片劃片刀?!?2月17日,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州三磨所”)科技發展部部長孫冠男說,“一根頭發絲的直徑大約是10微米,我們的產品能夠做到在一根頭發絲上開7道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p>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秘書長孫兆達說,鄭州三磨所開發出的芯片“切、磨、拋”加工全系超硬材料制品,對我國芯片加工產業的獨立自主可控、保障芯片產業技術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超硬材料及制品是支撐先進制造技術的必備工具,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牙齒”。自成立以來,鄭州三磨所承擔了大量國家、?。ú浚?、市級科研項目,先后取得各類科研成果1320項,獲得國家、?。ú浚┘壐黝惪萍吉勴?66項,用一系列“高、精、尖、?!背膊牧现破芳皩S迷O備,填補了國內行業的空白,也推動著我國超硬材料行業的發展。
由鄭州三磨所研究開發的“高精度超薄超硬材料磨具成套制造技術”“汽車關鍵零件加工用高效陶瓷CBN磨具”“硅片減薄砂輪”“微孔陶瓷工作盤”“CNC多軸聯動用砂輪”等高技術產品,改變了我國高檔精密超硬材料制品主要依靠進口的局面,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近5年鄭州三磨所研發投入達1.4億元,科技投入達3.92億元,分別占營業收入的7.3%、20.4%,有力保障了科研創新與項目攻關在超硬材料制品領域市場占有率領先,其針對電子信息、汽車、航空航天、家用電器、光伏、LED、風能等行業研究開發出的一系列“高、精、尖、?!背膊牧现破?,攻克了多項關鍵技術,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
立足于“新”,是鄭州三磨所發展的主基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鄭州三磨所認真貫徹落實省黨代會精神,堅持創新驅動,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和產學研合作力度,一批代表著先進生產力和未來發展方向的科研成果花開鄭州三磨所。
從磨具工具到功能材料,謀篇布局未來,鄭州三磨所把目光瞄向了硼摻雜電極材料、金剛石超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超精密加工刀具材料、高性能散熱材料、光學窗口材料、納米金剛石等領域,通過技術創新來推動產業升級。
“接下來,鄭州三磨所將在超硬材料制造上朝著高速、高效、高精密、綠色加工方向發展,進行技術創新;同時,圍繞金剛石‘光、學、電、熱、磁’等功能進行產品布局?!惫究偨浝黻惗骱裾f。